概念:
1.机械运动:物体的空间位置随时间的变化。
2.参考系:研究物体运动时,选来作为参考的物体。
练习:课本29页第4题
3.质点: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如果忽略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我们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就可以把物体看作一点。(注意:这一点是有质量的,它是一个理想化的模型。)
4.(1)时间:表示的是一个时间过程。(在时间轴上是一段线段。)
(2)时刻:表示的是一个时间点。(在时间轴上是一点。)
5.(1)路程: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
(2)位移:物体运动始末位置的直线距离。
(注意:路程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位移是矢量,有大小也有方向。)
练习:课本30页第10题;《课时跟踪》136页第10题
6.速度:速度=位移/时间
v=s/t
(1)速度是矢量,有大小也有方向。
(2)速度的大小叫速率,速率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7.平均速度=总位移/总时间
平均速率=总路程/总时间
练习:课本18页第2题;课本28页第3题;《课时跟踪》137页第7题。
8.瞬时速度:物体在某位置或某时刻的速度。
练习:课本28页第2题
9.用打点计时器求某点位置的瞬时速度的方法:
取一段小距离,且该点在这段小距离内。求出该段小距离的平均速度,它就近似等于该点的瞬时速度。
10.打点计时器(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电磁打点计时器):
(1)用交流电源,频率50赫兹表示每秒打50点,即每0.02秒打一点。
(2)注意: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用220伏的交流电源,电磁打点计时器用4-6伏的交流电源。
练习:课本23页第5题(请计算经过2点时的速度)
小测:例1、例2
11.光电门的用法:
(1)用法一(只用一个光电门):光电门被遮光时开始计时,不被遮光时(即物体离开时)停止计时。因此它测的运动距离是挡光物体的长度,
(2)用法二(用两个光电门):第一个光电门被遮光时开始计时,第二个光电门被遮光时停止计时。因此它测的运动距离是两个光电门的距离。
练习:印卷《课时测评5》11题
12.加速度: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即每秒钟速度变化多少。
公式:a=(vt-v0)/t 或 a=△v/△t 单位:m/s2
加速度是矢量,有大小也有方向。
练习:课本26页第1、2、3题
练习:课本29页第5题
例题1:某物体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然后加速度逐渐变小(但不为0),在整个过程中,物体的速度( )
A、一直增大 B、先增大后减小
例题2(判断题):由加速度公式a=△v/△t可知,a与△v成正比。( )
公式变形:vt=v0+at
练习:《课时跟踪》138页第11题;142页第8题
13.在加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的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同。
在减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的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反。
练习:《课时跟踪》141页第3题
(注意:计算题要先要选定正方向(在计算题中要有文字说明:“以XX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若计算结果为负值,要强调一句“方向与XX速度方向相反”,代入数据时要注意正负傎.习练:《课时跟踪》142页9、12题(看答案的计算题格式再做一次)
例题3(不定项选择):关于初速度v,加速度a,速度变化量△v,下面说法正确的有( )
A、物体在加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a的方向与初速度v的方向相同
B、物体做加速运动时,a与△v方向相同
C、物体在减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a的方向与初速度v的方向相反。
D、物体做减速运动时,a与△v方向相反
E、不管物体做加速度还是减速运动,a与△v方向始终相同
练习:课本29页第6题
14.在v-t图像中,加速度等于图像的斜率。
练习:课本26页第4题
15.练习:课本28页第7、13
二、作业疑难讲解(同学们提供)
三、课后作业:《课时跟踪》P139-14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