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赛(ISEF)是世界水平最高、影响最大的中学生科学竞赛,素有全球中学生科学竞赛“世界杯”之称,其前身是曾以发掘、培养青少年科技人才而享誉世界的“西屋科技奖”。中国学生自2000年起参加ISEF,过去9年中,他们共赢得包括大赛最高奖青少年科学精英奖在内的142个奖项。今年5月,来自全国各地的20多名中学生选手将赴美角逐这项赛事。
然而,作为我国环境科学领域的知名学者,即将第二次以评委身份赴美参加ISEF的北京大学环境学院教授胡敏却在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发出这样的感叹———“我们孩子们的背后,有太多大人的身影。”他认为,与国外相比,功利性正影响着我国青少年科技人才的培养。
与胡敏一样,同为ISEF大赛评委的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周红章博士也从这种斐然的成绩背后看到了问题。
“对于外国的学生和教师而言,ISEF等赛事更像是一场科技博览会。”周红章说,在国外,ISEF等赛事的宗旨是为了培养未来各领域的科学家,同时也培养每一名参赛青少年的创新能力、创新思维以及沟通技巧。全世界的中学生们带来自己生活学习中的种种奇思妙想和发明创造,在比赛的过程中与其他选手互相学习,也从与各领域最顶尖的科学家交流中得到鼓舞和启发。那些身为科学大师的评委们总会告诉参赛孩子们,ISEF比的并不是艰涩的公式或高难的计算,富有想象力的探索远比完美的结果更为珍贵。“而我们常常把这些赛事理解为比赛、竞赛,似乎一定要分出高下优劣,给学生们带来了太浓的功利影响。”
“导致智力低下染色体新核型的发现与研究”“海洋微藻作为生物柴油生产的新型资源研究”“高速铁路轨道动态位移双向测量仪”……如果不事先知道这些是中国学生今年ISEF的参赛项目表,人们十有八九会以为这是成年专家学者们钻研的课题。如此这般精尖的研究,难免会让人心存疑:这真是中学生自己做出来的么?
“有些孩子确实是难得一遇的天才。”2004年ISEF最高大奖获得者朱元晨让英特尔中国公司教育项目经理秦莉记忆犹深,因为这名学生当时钻研的计算机图形学研究,曾让国内很多一流专家都无法理解。然而,“相对于外国学生,我们的项目常常都显得太有‘水平’了。”秦莉说,“国外的评委,其实更看重学生自己从生活中获取灵感、自由发挥创造出来的东西。”现就读北大的屈铭志,当年就是用一个制作粗糙却能提高相片精度的小圆盘打动了“ISEF动物学科特等奖”的评委。在此之前,他的这项“低水平”研究没有引起国内任何大赛的关注。
“现在很多老师、学校乃至教育部门都把组织学生参加各类比赛当作‘大事’来抓。”有着近20年中学生科技辅导经验的北京101中学教师马丽霞说。至于原因,马丽霞认为,学生在重大科学比赛中的表现,影响着招生率、升学率、级别评定等其他许多方面的利益。
由于在国内比赛中,精尖复杂的项目往往更容易获得评委青睐,许多学生的课题都“有幸”得到过成年专家的“点拨”。为了说明这种“点拨”的结果,周红章举了一个例子:ISEF比赛中,外国学生自己动手在现场制作展板,把为什么这样做、怎样做讲得很清楚。他们的见解不一定深刻,但他们的目的就是为了参与探索;相反,一些中国学生则是为了竞赛而竞赛,展板在国内制作完成后直接托运到赛场,自己甚至说不清楚项目的内容。“中国学生的总体水平要高于外国学生,但是创新性和主动性还有很大差距。”周红章说,“曾经有一个很小的美国女学生,绘声绘色地向评委讲述如何探索火星。这听起来也许很幼稚,但是我很受触动。当外国学生思维的自由度和广阔度已经达到世界观、宇宙观的层面上时,我们的孩子却还在埋头钻研更适合成年科研工作者的东西。”
“中学生的研究,就应该先在中学生的程度范围内做到最好。”马丽霞非常反对揠苗助长式的人才培养。在她看来,参观高校、研究机构的实验室,向专家请教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对于学生的成长是有益的。但是让他们脱离中学生的实际,去死钻科学家该做的东西,一切奔着获奖而去,绝对会危害他们的健康成长。“我从来不会给学生们指定课题,也不会给予他们超出理解范围的指导,因为打好基础,培养独立、诚实、互助和坚韧不拔的科学精神,是比奖项更宝贵的东西。”(来源;http://www.edu.cn)